大围山镇基本情况
大围山镇地处长沙市最东端,位于湘赣两省浏阳、平江、铜鼓三县交界处,紧邻大围山森林公园,是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镇。全镇总面积410平方公里,人口2.7万人,辖10个行政村,2个社区。2013年,被列为长沙市15个重点扶持的小城镇之一。
(一)生态资源独特。大围山镇是举世闻名的浏阳河发源地,镇内山地、丘陵、盆地交错分布,形成多类地貌。七星岭海拔1607.8米,为湘东最高峰。溪流、瀑布众多,水系完整,水质优良,特别是富含锌元素。林地面积广,森林覆盖率达82.8%。大围山因夏无酷暑,空气清新,负氧离子高,素有“天然氧吧”之美誉,是旅游观光、休闲避暑的胜地。因土层深厚,土质良好,水源充足,又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宝地。
(二)文化底蕴深厚。大围山历史积淀深厚,人文古迹遍布,是湖南省特色镇和长沙市历史文化名镇。其中东门和白沙两个集镇都是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镇,人称“小上海”、“小南京”。现仍保留有临河建筑吊脚楼,有古香古色的麻石街、牌坊、跳石桥。围山书院由谭嗣同的老师、维新派名儒涂启先于光绪24年捐建,是浏阳8所古书院中唯一原貌保存完好的书院。明、清时代大量的广东客家籍人迁入境内,带来了独特的客家文化,其中客家山歌最负盛名。大围山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,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团在苏先骏、毛泽东的带领下在此经历了白沙大捷、东门失利、上坪转兵三步曲,再前往文家市会师。有著名的上坪军事会议旧址、湖南省首届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、湘鄂赣三省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楚东山大屋等红色文化景点。2013年楚东村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保护村落。
(三)特色产业丰富。独特的小气候和丰富的山地资源,孕育出高山小水果、蜂蜜、竹笋、豆腐等全天然、纯绿色的特色物产,成为重要的旅游特产品。当前我镇发展水果种植24000余亩,涵盖桃、梨、李、枣、杨梅、枇杷等多个品种。生产的水果品质优良,含糖量高。用浏阳河源头山泉水生产的白沙豆腐畅销省内外,是湖南省著名商标,年产值上亿元。大围山镇是长沙漂流行业的发源地,现有2家漂流企业,且品质不断提升。星级农庄、特色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不断完善,已经形成“春赏花、夏漂流、秋采果、冬滑雪”的四季生态旅游格局。
(四)发展态势良好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大围山跻身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列,我镇建设特色小城镇、发展生态旅游符合中央、省市的产业发展政策,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。近年大围山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以年均40%的速度递增,桃花节、杜鹃花节、水果节、滑雪节等节会声名远播,游客爆满。餐饮、住宿、商业、生态农业得以快速发展,旅游收入已超过了传统的农林收入。通过连续举办五届水果旅游节,在长株潭地区创树了大围山水果品牌,水果均价比同类水果市场价格高出3-5倍,2.4万余亩的产量还供不应求。